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阳山科研机构

发布时间:2016-3-14 13:19 | 发布者:阳山网  | 查看: 1190| 评论: 0 |来自: 《阳山县志》

摘要 : 农业示范场和农业科学研究所1951年,在县城南郊大塘(今县二中附近)创办农场。1952年秋,农场迁七拱大禾岗,改称农业示范场,有干部2人,职工8人,水田425亩,旱地82亩。先为事业性质,后转为自筹自给的企业性质。1 ...

    农业示范场和农业科学研究所 1951年,在县城南郊大塘(今县二中附近)创办农场。1952年秋,农场迁七拱大禾岗,改称农业示范场,有干部2人,职工8人,水田425亩,旱地82亩。先为事业性质,后转为自筹自给的企业性质。1955年1月,改称为第一农业示范场,并在城南大塘复办第二农业示范场。第二农业示范场有干部2人,职工10人,水田49亩,旱地45亩,鱼塘200亩。1956年春,第一农业示范场并入第二农业示范场,统称为农业示范场,设农业、渔业、橡胶3个试验组,有干部3人,职工19人。1957年9月,县人委决定把农业示范场办成农业试验站,由企业性质改为事业单位。

  1958年3月,建立农业科学研究所(简称农科所),与农业示范场两个牌子共存。1965年10月,省在七拱大禾岗建立旱粮原种繁殖场,县农业示范场和农科所也迁至七拱大禾岗,并创办农业技术学校,其时四个牌子一套人马共存,有干部12人(其中技术干部10人),职工15人,并接纳附近2个生产队的164名农民入场,职工和农工实行按劳取酬。1969年10月,撤销旱粮原种繁殖场,其余机构仍保留,原附近2个生产队下放给七拱公社管理。1977年春,农业示范场与农科所分设,农科所迁至县城南麻地诵(今丝厂后面),由县苗圃场划地60亩作科研基地。1995年,农业示范场有干部3人,职工25人,水田80亩,旱地100亩;农科所有干部5人,职工22人,原有水田44亩大部分被城南经济开发区征用。

  苗圃场和林业科学研究所 民国21年(1932),在县城北郊北山寺脚(今看守所)办苗圃场,繁育桐油树苗,雇佣工人2人,面积42亩,每年经费500元,至阳山解放时撤销。

  1954年冬,在原址复办苗圃场。1955年冬,苗圃场迁至县城南郊沙帽岭脚,1956年冬,再搬至麻地诵(今林果场)。1957年,设林业科学研究所,与苗圃场两个牌子一套人马,有干部1人,职工10人,面积129亩。1965年,附城公社麻地诵六队并入苗圃场,有干部6人(其中技术干部3人),职工98人(不含农工),耕地770亩。1968年3月,麻地诵大队下放给附城公社管理。同年12月,撤销林科所,而水产场、城北水库、林果场、蚕场则并入苗圃场,统称为种苗场,有干部12人(其中技术干部4人),职工125人。1973年3月,苗圃场与水产场分设,有干部10人(其中技术干部3人),职工46人,耕地357亩。1975年12月,在黄坌林场复设林科所,1980年3月撤销。1984年7月,苗圃场改称林果场。1989年,林果场有干部5人,职工28人。1991年,因原有耕地被城南经济开发区及农机厂、丝厂、大理石厂征用,仅剩耕地87亩,鱼塘16亩。至1993年,苗圃场和林科所共培育板栗、柑桔、油桐、油茶、杉、松、山棕、桉树、石栗、白千层、凤凰杉、苦楝、相思、乌桕、紫荆、白杨、白玉兰、香胶、阴香、任豆等20多种树苗6201万株,并开展果树嫁接、保花保果、修剪更新、改劣换优等项试验。1995年后,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林果场林果苗培育和林果生产业务逐步减少。

    畜牧良种繁殖场和畜牧科学研究所 1965年11月,在县城南郊大塘原农业示范场旧址创办畜牧水产良种繁育场。1968年12月,并入苗圃场,统称为种苗场。1973年3月,畜牧水产场与苗圃场分设。

    1979年3月,成立畜牧水产科学研究所,与畜牧水产场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共存。同年12月,畜牧水产场分设为畜牧良种繁殖场和水产场,畜牧水产科学研究所改称畜牧科学研究所,畜牧良种繁殖场与畜科所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共存,设奶牛、种鸡、小鸡、饲料标准试验4个小组。1989年,畜科所有干部10人(其中技术干部9人),职工24人,畜禽栏舍建筑面积4560平方米(其中机械化鸡舍面积700平方米),仓库、伺料加工厂建筑面积340平方米,牧草生产基地35亩。畜牧良种繁殖场和畜科所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推广畜禽良种,杂交改良,疫病防治,饲料标准和饲料报酬试验。进入九十年代后,畜牧科学研究所业务逐步缩小,转以开办蛋鸡场为主。

    水产良种繁殖场 1961年1月,县畜牧水产局与七拱公社在草陂大队联办鱼苗繁殖场,七拱公社解决鱼塘面积25亩,畜牧水产局负责技术指导标粗鱼苗,收益对半分成。1964年3月,场址迁至县城南郊大塘。翌年5月,首次人工孵化鲢、鳙鱼苗成功。11月,改称为畜牧水产良种繁育场。1966年5月,人工孵化鲩鱼苗成功。1968年12月,与苗圃场合并为种苗场。1973年3月,又与苗圃场分设。7月,人工孵化出倒刺鈀(竹八鲤)鱼苗,为省内首创。1979年12月,畜牧水产良种繁殖场分设为畜牧良种繁殖场和水产场。1987年3月,水产局在太平镇三和管理区建成鱼塘面积达93亩的粤北地区第一个地热泉水种苗越冬基地。该基地常年水温在18℃〜23℃之间,流量0.05立方米/秒,氮的化合物含量达1.3毫克/升,具有反季节人工孵化鱼苗的优越条件,每年3月中旬至9月上旬均能孵化鱼苗。1961~1995年,水产良种繁殖场共标粗鱼苗215亿尾,孵化鱼苗237亿尾。

    微生物研究所 1970年3月,在县城南郊麻地诵创办农药厂。1971年4月,农药厂并入青莲化工厂,12月复迁麻地诵,由苗圃场拨地10多亩筹建微生物厂。1973年12月,微生物厂改称微生物研究所,并成立生物防治中心站。1980年6月,撤销生物防治中心站。微生物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开展药用菌、食用菌及植物生长素的研究和生产。70年代,微生物研究所以生产微生物细菌农药为主,兼顾生产植物根瘤菌、植物生长刺激素。生产微生物细菌农药“5406”抗生菌肥孢子粉、青雷霉素、灭瘟素各10吨,杀螺15.5吨,井岗霉素76.7吨,白僵菌52吨,还试产青虫菌、“208”、“400”、“7180”;生产植物根瘤菌包括紫云英根瘤菌12.8吨,红花子根瘤菌7.5吨,花生根瘤菌12.5吨;生产植物生长刺激素“920”3吨。这些微生物药用菌对发展本县的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这些微生物药角菌逐步被淘汰。1979年,始转向以生产微生物食用菌为主。至1995年,共生产香菇菌种86.4万瓶,木耳菌种3.5万瓶,草菇菌种7.2万瓶,平菇菌种0.6万瓶,茯苓菌种4.6万袋。同时,开展一系列微生物食用菌试验,包括在室内用木屑进行栽培香菇的中间试验、室内木屑栽培香菇降低成本、塑料袋制种试验、香菇品种对比,大光菌种扩大、扩大生料、香菇液体菌种拌生料开放培育香菇、段木石膏菌种研制、玉米杆代料栽培香菇、蔗渣配木糠培育金针菇等试验。这些试验,为山区开发微生物食用菌,促进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效果。此外,70年代,微生物研究所还进行了以蜂治虫、蚂蚁治虫、以菌治虫等项生物防治试验。1995年,微生物研究所有干部职工13人。

    农业机械研究所 1974年,成立农业机械研究所,隶属县农机局领导。有干部6人。主要任务是开展农机区划,农机管理,农机引进、试验、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。

    灌溉试验站 1961年,在水口公社范村大队建立灌溉试验站,隶属县水电局领导。1965年,有干部2人,职工4人,平房建筑面积148平方米,水田2亩,农田气候观测场1个,面积54.76平方米,测坑7个,地下观测井1口,排灌渠2条。开展水稻、玉米、冬种绿肥需水量的灌溉制度试验。1968年受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影响而撤销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手机app  | 黑屋   | Archiver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