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阳山网 首页 人文历史 历史人物 查看内容

简朝亮在阳山

发布时间:2016-12-5 09:16 | 发布者:阳山网  | 查看: 7010| 评论: 0 |来自: 梧桐子网

摘要 : “阳山终不穷!天下知韩公。至今贤令山,何人继高风?兹邑郑御史,察弊及邑中,奏言莺粟花,蒱博嚣争雄,行旅苦盗贼,是皆疾必攻。天子嘉直言,诏书昔既东。倘得一贤令,除害施民功。民贫不土著,海内大患同。山民喜 ...

  “阳山终不穷!天下知韩公。至今贤令山,何人继高风?兹邑郑御史,察弊及邑中,奏言莺粟花,蒱博嚣争雄,行旅苦盗贼,是皆疾必攻。天子嘉直言,诏书昔既东。倘得一贤令,除害施民功。民贫不土著,海内大患同。山民喜汛海,诱为金穴工。瀕江且旷土,远纵百草丰。贤令能聚民,水法先山农。江陂暨石泉,引灌禾芃芃。副之土宜木,硗确青山丛。民自醵资为,主者非自封。社将利同社,宗将利同宗。厉绝强儳耕,不妄伐林空。缓征可本富,礼治繇斯从。登山望贤令,佳气其人龙。”
   这是一首写于阳山的名诗,作者就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简朝亮。
   简朝亮,(1851~1933),字季纪,号竹居,顺德简岸人,被康有为誉为清末民初岭南大儒。少时家贫,后得亲友资助,从学朱九江(次琦)。学成后,绝弃科举,致力经史之学,以著书讲学为职志,不事标榜,以风节励后学,以实学树楷模。他和康有为被称为朱次琦的两位高徒。康有为“思藉治术使孔道昌明”,简朝亮“思藉著述使孔道灿著”,可谓各有所擅,和而不同。“戊戌变法”失败后,康有为作为“百日维新”的领袖人物被迫出逃日本,慈禧太后下令捉拿“康梁”余党,简朝亮因惧牵连,于光绪庚子年(公元1900年)来阳山讲学,创办广东四大书院之一的“读书山堂”(地址在今阳山水口的将军山上),学生除本县的富家子弟外,还有来自省内的有识之士。简先生在阳山教书讲学达九年之久,而且在此其间著述甚丰,有《朱九江先生集》、《尚书集注述疏》、《论语集注补正述疏》、《读书山堂答问》及《续集》等刊行于世。民国廿四年(1933年)病逝于广州荻巷松桂堂,终年83岁。
   一九00年,简朝亮随其门生黄赞襄旅于水口留贤塘,并在当地贤儒黄宾葵资助下,在将军山(该山因两汉元鼎五年秋〈公元前112年〉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南越经水口宿兵于此而得名)上一个易守难攻且十分隐蔽的山坳里筑建读书山堂,请简朝亮讲学。他先是收下当地邻近的一些学子,过着白天讲学、晚上著书的学者兼隐士般的生活。后来,许多人慕名而来,学徒越来越多,读书山堂也扩建成了占地面积约二百平方尺土木结构楼房。读书山堂于一九00年十月初五落成后,简朝亮在此进行了为期    九年的讲学,培养出一大批文人学士,读书山堂也因简朝亮的声誉而出名,过去所说的岭南四大书院,读书山堂就是其中之一。阳山有许多后人以自己的老师曾是简朝亮的学徒为荣。
   简朝亮在阳山讲学期间,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。除了《朱九江先生集》、《尚书集注述疏》、《论语集注补正述疏》、《读书山堂答问》及《续集》等著作之外,他还有感于当时在阳山的时事,写下了一些名诗佳联。
   他为感谢水口留贤塘黄宾葵贤儒对自己的支持,在其创建的同文社学里题门联一副:
   如门前水号通儒,六经足用;
   自邑中山名贤令,百世可师。
   以此鼓励和赞颂黄宾葵贤儒的善举和才学。
   简朝亮身在将军山上,不能不谈起将军山的故事。他听说过阳山同冠梨很出名,汉朝时,赵佗曾将此梨送给樊哙将军,故称“将军梨”,后来樊哙将军又将同冠梨送    给皇帝,清朝铁笔御史郑土超,每年也购家乡同冠梨进贡皇帝,故又称为“皇帝梨”。自己在将军山上讲学,自然听说这种稀有珍贵的阳山历史上的名贵贡品同冠梨。于是,他的学生为了孝敬他,也给他送来了几个,让他品尝一下皇帝都很喜欢吃的名梨。他看到同冠梨果真比一般的梨大好几倍,而且果皮薄、光滑,肉嫩多汁,味道蜜甜,果芯细,肉质洁白,剖开后甘香袭人,存放数天不会变色。简朝亮品尝后,感觉特好,于是提笔作诗《同冠梨》一首,诗曰:
   “ 韩公昔来游,虽因诗不少,当有梨花树,坐吟听春鸟,至今得遗实,遥想意可晓,重逾七百铢,其大斯矫矫,幸以归君子,钉座清气饶,苟为热中人,何以济时了。”
   简朝亮在阳山讲学时,很耐得住寂寞。为避嫌疑,加上交通极为不便,很少出门。有时远客来,有时拗不过学生,才到附近的地方看看。有一次,他在几位学生的陪同下和远方的友人一起,下山去专门拜谒韩愈遗迹。他们登贤令山、谒韩文公祠、垂足钓鱼台,所到之处,浮想连翩,感触颇多。游山玩水后,回到读书山堂,一夜无眠。想到自己只能在山上讲学,不能象韩愈、郑士超那样有勇气为国家为民众敢说敢为,于是写下了《登贤令山》,赞颂他们为阳山所作的贡献。
   在谒韩文公祠时,拿又自己的遭遇与韩愈比较,想到韩愈不惧权贵,为民请命上疏,可谓勇矣!而自己并未实际参与“戊戌变法”,因惧牵连而隐遁山上,与韩相较,心有愧惭。随写下“谒韩文公祠”,诗曰:
   “明月何投三学士,凉风休怨二同官。告哀御史忧时远,乞命穷民缓税难。贞女峡高江水急,将军山静石峰寒。昔公来谪今吾遁,只抱斯文独咏叹。”
在韩愈读书台,他逗留了许久。他想到,唐代贞元年间,韩愈任阳山令。办公闲遐之时常和学生区册、区弘一起,在县东三门滩下吟诗作赋,垂钓江边,韩愈为此曾作 《送区册序》相赠。韩愈离任后,韩公在阳山古迹扬名于世,连州刺史林概慕名访查,为韩公读书钓鱼两台作牌记。之后,阳山县令相继为韩公钓矶建亭,并于矶石 上题名刻字。明代隆庆年间,于亭后建韩文公祠,在亭左临塔溪岸边建韩山书院。韩愈谪阳之前,身为学官,已经名闻京师;且为弘扬孔孟儒学,抗颜为师,收有慕 名来投的莘莘学子,形成“韩门弟子”。 当他贬谪阳山,有识之士如区册、区宏、刘师命、窦存亮等,千里迢迢,投奔阳山,师从韩公,追随左右,既研习儒学,又在实践中随师兴办庠校,传播儒学礼教文化。韩愈虽然贬谪阳山这种荒芜之地,但仍有不少有志青年、有识之士不远千里拜到他的门下,与他一起,给他欢乐,与他共度难关。简朝亮对此感触良多,又写下 《韩文公钓鱼台》,诗曰:
   “刘生诗句区生序,笑汝相寻寂寞滨。何事阳山关路远,竟来同作钓鱼人?”
    岭南大儒简朝亮就是这样在将军山上读书、讲学、著书、修养,坚持九年之久。其间,民国期间曾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、北京大学教授的弟子黄节(又名黄晦闻),曾购书来读书山堂,供他及其学徒阅览。为此他曾作《黄节购书数千卷至山中》诗一首,以示纪念,诗曰:
    “将军山上赤云生,飞动文禽万木声。使者北来傅载路,丈夫南面拥专城。六经不畏咸阳火,三略何忘海表兵。为报读书岩未远,秋高韩子可寻盟。”
简朝亮自讲学于顺德之读书草堂始至1900迁居阳山将军山读书山堂止,学者遍及全省各地。辛亥革命后,他从阳山复迁佛山。民国初年袁世凯执政时,曾请他担任顾问,1916年清史馆开办,馆长赵尔巽以重金聘请他为纂修,他均辞不就,对此人佳称道。
    康有为与简朝亮同时受学于朱九江。康有为才豪气盛,但对简朝亮的道德学问,却特别敬服,誉之为“今岭表大儒,一人而已”。所作《怀简朝亮》诗,对之推 崇备至。诗曰:“我有同窗友,青云绝世尘。大师传岭海,道学共河纷。草带空山老,藜床避地频。康成多著述,俗世胜儒真。”
    简朝亮不但精研经史,亦擅诗词,所作赞誉三元里人民抗英杀敌的五言律诗《甲午岁孟冬》,充沛着爱国精神。诗曰:“不没乾坤气,人间死士头。且亡存可与,虽朴巧无侔。昔战三元里,今闻五大洲。边才思李牧,军市日椎牛。”
    简朝亮晚年卜居广州西华路兴隆社芦荻巷(现改街名为芦荻西),名其居所为松枝堂,潜心著述,并校阅、审定其历年著作,间亦在此为其门人讲学。其在松桂堂校阅、审定及完稿的著作有《尚书集注述疏》、《论语集著补正述疏》、《孝经集注述疏》、《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》、《毛诗说集传》、《朱九江先生讲学记》、 《编次朱九江先生集》、《读书草堂明诗》、《读书堂答问》、《广东文徵作者考》等10种共98卷。 其所成书均由门人弟子捐资印行,由简明亮亲自校对。家中书板堆积如山,俨如书板仓库。未完成的著作有《三礼述疏》和《续通鉴论》两书。《续通鉴论》系简前 亮晚年,以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于重要处辄加论断,其后毕沅的《资治通鉴续篇》无之,遂发宏愿续著论断,可惜两书均未完成,便于1933年9月29日在家中溘然长逝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手机app  | 黑屋   | Archiver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