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阳山网 首页 新闻资讯 阳山新闻 查看内容

兴产业 促振兴 | 阳城镇黄竹村与枸杞叶的不解之缘

发布时间:2023-3-3 09:27 | 发布者:阳山网  | 查看: 1744| 评论: 0 |来自: 善美阳城

摘要 : 小小的枸杞叶,承载了村民的期许,见证了产业转型的成功,记载了种植技术的探索,映射着黄竹村乡村振兴之路。
小小的枸杞叶
承载了村民的期许
见证了产业转型的成功
记载了种植技术的探索
映射着黄竹村乡村振兴之路

107国道(元江村-黄竹村路段)旁的枸杞叶种植基地

  沿着107国道,经过元江村、黄竹村,路旁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枸杞叶映入眼帘,伴着阳光,掺着泥土气息,让人心旷神怡。

  黄竹村广泛动员群众,因地制宜发展、示范带动引领,成功与枸杞叶“结缘”,让土地“生花”,探索发现一条科学可行、群众支持、具有黄竹特色的发展道路。


多次探索
终与枸杞叶结下“良缘”

  曾经砂糖橘产业在黄竹村的种植规模面积高达3900亩,是村里的“朝阳产业”,也是黄竹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,但是2013年悄悄袭来并迅速扩散的黄龙病让砂糖橘产业迅速没落成为了“夕阳产业”。

  “村里的主导产业惨遭‘灭顶之灾’,村民们都很迷茫,不断探索,种植各类水果、养猪养鸡也都试过,都没什么起色。”黄竹村党总支部书记蔡云英说,虽然多次遭遇失败,但是村里几个年轻人都还是保持着韧劲,多次到外面学习,观察市场,最终引进了枸杞叶进行种植。

  “我应该是第一批在阳山开始大规模种植枸杞叶的人,当时镇里的农业办组织过培训,自己也多次到惠州、佛山去学习,现在也算是种植枸杞的小半个专家了吧。”阳山县牛七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黄七星看着自己种植的枸杞,哈哈笑道。

黄七星在打松地沟土

  “村党总支部当时号召大家种植枸杞叶,村民们也看到确实是有效益的,而且不同于会散发出臭气的养殖业,对生态很友好,于是大家都开始来学习,也纷纷种起了枸杞叶。”黄七星等人的成功,让村民们看到了曙光,这一绿色产业在村里受到了欢迎,由此黄竹与枸杞叶就结下了“良缘”,黄竹的主导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“华丽转身”。

  如今,黄竹村已有270多户农户参与枸杞叶种植,种植规模超1500亩,截至2022年12月,黄竹村成立13家股份经济合作社,大多以种植枸杞叶为主,实现了整村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目标。

青葱翠绿的枸杞叶

  黄竹枸杞叶迅速发展的同时,当地的人居环境也由此得到了改善。“过去由于种植没什么起色,还挺多村民养禽畜,为人居环境整治带来了负担,但是又无奈于要维持生计。”蔡云英表示当时大家都一筹莫展,好在引进了枸杞叶种植,黄竹村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收。

辐射带动
互相“奔赴”共谋振兴

  “很多村民纷纷种植枸杞叶,村里的耕地资源开始紧缺,有些种植大户想要扩大规模都苦于村里没有土地可以租用。”蔡云英说,为了破解土地资源限制这一困局,村党总支部通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展开讨论,实地走访农户家中、田间地头,广泛听取意见。通过讨论、分析,把目光投向了周边村甚至其他乡镇。

  元江村、畔水村等村有较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,但是产业优势不突出,同时缺乏枸杞叶种植技术和销售路子,黄竹村民就到这些地方去租地种植,扩大种植面积和规模,聘请出租地块的农户采割枸杞叶,实现“租金+工资”双收入。

黄竹村民在元江村租地种植枸杞叶

  “枸杞叶生长得很快,一年可以多次重复采割,每次收割都需要大量的人力。”黄七星介绍,阳山县牛七合作社在元江村租借了60亩土地,每次收割时,除了聘请土地承包农户外,还会聘请当地的其他农户。

  这样的异地租地、聘人的形式在黄竹枸杞叶产业发展过程中已司空见惯,村与村之间“互相奔赴”,实现了优势互补,不仅推动了当地的土地流转,提高土地利用率,还辐射带动了其他村的产业发展,村民实现增收,使各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。目前,黄竹部分枸杞叶种植大户已在元江村、畔水村、七拱镇等地扩展种植规模。

躬身实践
荒芜土地亦能“生花”

  “你这枸杞叶都差不多有人的一半高了!”元江村一座小山丘上,一排排长势旺盛的枸杞叶都出自拥有17年党龄的黄竹村党员周国文之手。原本这里是杂草丛生的小山头,在周国文的悉心经营下,种满了整整齐齐、郁郁葱葱的枸杞叶和桉树,像个小公园一样精致。

党员周国文和他的“小公园”

  “当时我听闻种植枸杞有收益,而村干部自己也开始种植试验,我就加入‘大部队’,和村干部、种植大户经常交流,不断去探索如何把枸杞种好。”黄竹村引进枸杞叶后,村党总支部号召村民们纷纷加入到枸杞叶种植的“前沿队伍”,党员们积极响应,村干部更是带头,勇于做“第一个吃蟹的人”,而周国文就是其中一员。

  “一开始种植的本地枸杞有刺,叶子也小,收益达不到预期,我们就去外面的市场‘转悠’,发现品种才是关键。”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在种植过程中,从品种、肥料、剪枝、覆土、浇灌等环节不断去试验,最终研究出了让枸杞叶达到最大程度收益的一套技术。

  “以前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经常去学习,学习回来就是不断去试,什么肥料我都试过。”周国文说,他的枸杞叶长得又高又壮的秘诀就是用高档的有机肥,目前的枸杞叶每年可重复收割7批,每批亩产可达1500-2000斤,让原本荒芜的土地“生花”、“生钱”。

  黄竹村的枸杞种植形成了由党员带头构建“党支部+农户”的结对包户形式,进行“传、帮、教、带”。种植大户的党员以聘请村中农户帮忙种植的形式,把自己的农田作为“试验田”,探索更优技术的同时指导农户学习种植枸杞菜的方法要点,悉心指导村中各农户种植枸杞菜,观察记录生长状况,及时收集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办法,并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广而告之,有效避免其他农户重蹈覆辙。

坚实后盾
稳固驶入致富“快车道”

  “这条机耕路,是我们的致富路!”种植户梁荣通看着新建的机耕路感叹道。由于黄竹村属丘陵山区,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枸杞菜可持续发展的一道难题,黄竹村党总支部广泛发动有条件的枸杞菜种植大户改善灌溉设施、搞好节约用水和防治水资源污染,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施肥的科学性,利用好精准扶贫时期帮扶单位25万多元的剩余资金,用作枸杞菜种植灌溉水利维修和机耕路硬底化铺设,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为将来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奠定硬件基础。

机耕路硬底化施工

  针对村中种植枸杞叶的散户多、专业性不强的问题,黄竹村借着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团队进驻阳城镇的契机,邀请团队深入黄竹村田间了解农业产业发展优势,为黄竹村枸杞叶产业拟定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,提供科学、专业的技术指导。

  2022年6月,受连续强降雨天气的影响,枸杞叶主根部分受灾严重,出现大面积根系发黑腐烂。心急如焚的蔡云英连忙请来清远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前来“问诊”,对枸杞叶开展紧急“抢救”,帮助恢复枸杞菜根的生命力。“这帮师傅来得很及时,他们的指导让我们减少不少损失。”黄竹村的枸杞菜种植户纷纷说道。

科技特派员到黄竹村进行“问诊”

  “这个枸杞贷对我们村民来说是非常好的,自然的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难以避免,几乎每年都会有,如果资金保障能够到位,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抗风险能力。”种植大户黄小兵说道。制约枸杞产业规模的壮大发展,资金问题无疑是最直接的,村党总支部联系阳山农商行第一党支部构成结对共建关系,聚焦农业发展资金问题,结合黄竹村的实际情况,适当调整借贷条件,为黄竹村村民量身定做“枸杞菜贷”贷款服务,给种植户献上“定心丸”,为枸杞叶产业发展注入“强心针”。

黄竹村党总支部与阳山农商行第一党支部构成结对共建关系

  接下来,黄竹村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统筹运用好各项政策资源,凝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,壮大种植人才队伍,推进枸杞叶深加工促产业链延伸,提升产业竞争优势,培育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。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手机app  | 黑屋   | Archiver

返回顶部